目录
卷头语
2017年的金秋:新时代·里程碑·开创新局 主编;1
专稿
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巴莫曲布嫫;5-9
民族学·人类学·社会学
国族、民族与族群: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如何可能 许纪霖;10-20
抗战以来民族学/人类学界对国族建构的新解——以西南民族研究为中心 李沛容;21-29
论多元化国家的实现:从多元文化公民权出发的讨论 曹何稚;30-37
少数民族知识精英话语权、社会责任及其困境分析——以内蒙古蒙古族知识精英为例 常宝;38-46
校友会组织:单位之外的社会结合 马强;高丙中;47-56
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:经典与反思 满珂;57-61
西北走廊发展中的主体性与话语分析——兼论人类学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实践价值 托玛索·泼罗瓦朵;62-75
绿洲连缀体,内部嵌合性与丝绸之路——基于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的思考 李建宗;76-81
弘化寺:一个藏传佛教寺院的兴衰与区域演变史 杨德亮;82-88
中国史诗学·《格斯尔》研究
《格斯尔》降妖救妻故事变体与佛传关系考述 斯钦巴图;89-96+20
传说情节植入史诗母题现象研究——以巴林《格斯尔》史诗文本为例 乌·纳钦;97-103
《格斯尔镇压黑纹虎之部》异文比较研究 玉兰;104-113
北京木刻版《格斯尔》新旧汉译本比较研究 包秀兰;114-122
牧童、可汗、圣主——格斯尔的三功能 沈玉婵;123-129
新疆·中亚·文化互鉴
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波斯认知的生成与演变——以清末民国时期国内报刊的记述为例 赵萱;130-140
和田维吾尔族民居象征意义探析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亚力坤·吐松尼牙孜;141-148
南疆村落马哈拉的传统社会结构 热孜万·阿布里米提;149-156
卫拉特档案公布的进展及其学术意义 巴·巴图巴雅尔;157-163
城镇化中的文化格局变迁——几个地点的历史-人文区位学考察
城镇化中的文化格局变迁——几个地点的历史-人文区位学考察 王铭铭;吴银玲;164-166
青唐记忆 陈乃华;167-172
感知时光——对拉萨城传统节庆的田野调查 益西曲珍;173-179
水以载史——从水利视角看巴塘城镇史 翟淑平;180-185+193
市场、寺院与神山——“贸易之城”独克宗的社会结构及交易模式的演变 吴银玲;186-193
头人首领、等级制社会与现代化——从《凉山夷家》及其后续研究讲起 杨清媚;194-199
临界空间的转变——云南大理古城的个案研究 高瑜;200-207
民间文化·民俗研究
班固的神话传说民族志书写 高有鹏;208-215
神话研究二题 杨建军;216-218
清中期城市社会的差序格局——以北京旗人日记《闲窗录梦》中丧葬礼俗实践为例 鞠熙;219-226
闽南民间信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钟建华;227-230
民族地区精准扶贫
可行能力视野下我国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马文峰;231-236
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——以临夏县A村为例 李辉;237-241
信息快递
以跨文化学建设推进人类和平与教育 董晓萍;金丝燕;242